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

遇師感懷 (下)

在西藏《上師五十頌》《守護三門之甘露》等經典是每個人必讀的,從小到老不離手的經典,此可說明「師徒關係」是學習金剛乘最重要的基石,經典教導弟子該如何侍師。

但前面我說了,「人性」這個小狐狸會隨時出來踩壞心田,弟子有各種自我想法。比如當上師交付任務時,有的弟子通常對上師口頭說:「好。」但背地卻以習氣來發牢騷:「我怎麼可能辦得到呢?」任何事都是「我我我」,卻沒有思維上師為何要弟子做這件事的原因,以及上師所行使的事業功德,與度眾的遠大未來。

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

遇師感懷(上)

幾年前,我曾在《福報‧副刊》寫文:〈尋找上師之路〉,陳述自己如何在遊歷印度與尼泊爾等各大聖地時祈願著遇見上師,以及尋找上師的種種歷程。

從尼泊爾返國後我遇到了自己夙緣裡的根本上師———卻映多傑仁波切,幾年下來更確立了上師與弟子的緣分是生生世世早就結下的,沒有人可以告訴我關於我的根本上師是誰,我知道我的心會告訴我,我內在的神性會指引我。遇師之後,我更明白上師不是一個名詞,上師是一個動詞,他能破你無明,開啟你的心,轉你的善念,如果夠幸運,上師還可以幫你生死大事。

同時在佛法中心多年後,我的孤僻習性也被打破不少,同時明白一個佛法中心要開枝散葉之不易,我常想,譬如佛光山這樣莊嚴宏大的佛法中心,當然絕非一天造成的,佛光山能夠遍及海外,全因星雲大師的眾弟子們明白弘揚上師功德事業與度眾弘法之重要,思及此,我總是汗顏自己對上師做得太少太少。